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是爸爸妈妈吗?当爸爸妈妈双方过世或是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时候,什么人可以成为孩子的监护人?下面大家来看看成为监护人在法律上是怎么样规定的,在下文中你将找到答案。
:离结婚以后怎么样确定子女的监护人 女方应该怎么样保护我们的监护权
1、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是爸爸妈妈吗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患者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规范。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一般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爸爸妈妈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那样监护人需要是爸爸妈妈吗?当然不是。
当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死亡或没监护能力时,依次由祖爸爸妈妈和外祖爸爸妈妈、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爸爸妈妈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假如被监护人是成年精神患者,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爸爸妈妈、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患者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p#副标题#e#
2、什么人可以成为孩子的监护人
监护人有以下三种状况:监护人的近亲属,包含爸爸妈妈、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类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需要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有的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赞同,可以担任监护人;假如没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当爸爸妈妈去世或缺少能力时,可以根据下列顺序确定监护人:1、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想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赞同的;4、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可以提请法院裁决,不能未经指定而直接需要法院作出裁决。
从上面不难看出,除去爸爸妈妈以外可以成为孩子监护人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但有时候即便确定了孩子的监护人,也常常会出现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现象,以至于故意侵犯被监护人的权益,或是因为监护失责,致使被监护人或是别人受伤。此时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在律师的帮忙下书写有关法律文书,包含变更监护人和对不履行职责导致的损失赔偿的请求。